內蒙古首次將3D打印技術應用臨床放射性粒子植入術
發布時間:2014/10/17 11:14:51 閱讀:
次
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衛生計生委了解到,自治區首次將3D打印技術應用在放射性粒子植入術中,自治區腫瘤醫院微創介入中心日前利用國際先進的數字化醫療3D打印模板導向技術,為一名上頜竇癌患者成功實施了放射性粒子植入術即組織間放療。
患者是一名年輕女性,已經失去了手術機會,為保護患者五官功能及容貌,醫院采用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方法治療。該方法是將帶有放射性的粒子植入腫瘤內,對腫瘤照射,由于粒子有效照射距離短,只有1.7厘米,既可很好的殺傷腫瘤,又能保護正常組織和器官,是目前治療惡性腫瘤有效辦法之一。
自治區腫瘤醫院馮鐵虹教授介紹,數字化醫療3D打印模板導向技術首先是利用CT掃描后三維立體重建數據,在計算機軟件中模擬進行對病變組織穿刺。然后利用3D打印技術根據病變組織體表形狀打印出3D適型模具,通過計算機提供的模板上的每一個穿刺通道,將穿刺針送入病變組織。在手術中,醫生將3D適型模具放置在患者面部,利用數字化設備和3D適型模具對患者進行穿刺。相比以前單純利用數字化設備進行CT或超聲引導下穿刺植入,準確性大大提高了。同時,引入3D打印后,手術時間也由兩小時縮短為半小時。